汉语词典
联系我们 意见/报错
登录 / 注册

蛮里

基本解释

词条:『蛮里』

拼音:mán lǐ

注音:ㄇㄢˊ ㄌ一ˇ

解释:
1.亦作"蛮俚"。
2.古代少数民族蛮人的别称。

古代诗词

宋代.苏轼.和陶止酒:「与子各意行,同落百蛮里。」
宋代.余淳礼.题遗直轩:「二苏翰墨仙,同谪百蛮里。」
宋代.折彦质.雷州苏公楼:「二苏翰墨仙,谪坠百蛮里。」
宋代.朱翌.诸公劝楚真叟应进士举以诗勉之:「谁知冷落百蛮里,忽见其后清而腴。」

基本字义

蛮(蠻)mán(ㄇㄢˊ)

1、粗野,凶恶,不通情理:野蛮。蛮横(hèng)。蛮不讲理。

2、愣,强悍:一味蛮干。

3、中国古代称南方各族:蛮荒。

4、方言,相当于“很”:蛮好。

基本字义

里(裏)lǐ(ㄌ一ˇ)

1、居住的地方:故里。返里(回老家)。

2、街坊(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):里弄(lòng)。

3、中国市制长度单位:一里(等于五百米)。里程牌。

4、衣物的内层:被里。

5、内部,与“外”相对,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:里外。心里。这里。那里。

6、姓。

相关汉字

相关成语

触斗蛮争 楚管蛮弦 蛮不讲理 蛮烟瘴雾 蛮触相争 蛮来生作 蛮风瘴雨 蛮横无理

更多汉语词典: 辣挞 好口 蛮横 肋肢 马辔 韩湘 虹映

联系我们
联系我们 | 关于我们
CopyRight © 2001-2022 同学网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9011498号